今天 2024-12-10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培训中心为您解读关于职业技能提升的相关政策

阅读量: 2933
来源:转载
一、目标要求
从2019年到2021年,全省共举办200多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到2021年底,全省技术工人总数达到55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18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30%以上。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体制和模式的新路子,在技能工人培训数量和质量上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面向企业和重点群体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1)发挥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适应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政府按规定给予支持。对企业新录用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按照符合条件的人数,按人均不低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重点企业(困难企业)的员工转岗培训,按照合格学员人数,按不低于人均1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中间工1500元、高级工2000元、技师3500元、高级技师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以全额申请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个体职工自费参加社会化技术人员培训(包括高级技术人员晋升培训和高级技术人员晋升培训),按照现行有关政策执行。支持劳务派遣人员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具体办法由各市制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吸纳建档立卡户和参保企业的贫困户职工(以下简称贫困职工)就业。吸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开展培训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最长6个月的培训工作补贴。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岗前技能培训补助不得重复。经当地培训行政部门同意,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骨干培训机构可以围绕本行业的工种(项目)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国家对培训单位按规定给予培训补助。实施高危行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严格执行培训岗位资格制度,按合格学员人数每人每年300元发放不少于3天的培训补贴。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推行以员工为培训对象的企业学徒制。三年培训不少于2万人,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2)调动重点群体的积极性。
关注全面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针对贫困职工,城乡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两生”)和农民工(包括新一代农民工,自由职业者)钓鱼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和有就业困难的人(包括残疾人,下同),并且第一次免费参加技能鉴定。在培训期间,就业困难,零就业家庭成员和“两名终身学生”,他们将以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费补贴。对于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根据人均配额2400元,从就业补贴基金中提供支持。对司法行政部门,监禁刑不到一年,囚犯被判刑,强制隔离期不到一年。吸毒成瘾者的戒毒训练不到一年。省财政支持人均年培训标准1200元(含技能鉴定费)。 。司法行政部门组织的社区囚犯就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支持,由省司法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另行规定。贫困劳动者参加技能扶贫培训,大学毕业生毕业生按照现行相关政策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对于招募和建设贫困户的技术院校,开发新的技术人员制度,将按照每名学生每年5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于为子女接受过技术教育的贫困儿童家庭,他们将获得每名学生每年3000元的补贴。对具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进行创业培训,按照规定实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并提供培训项目推荐,业务担保贷款,后续支持等服务。鼓励各地围绕农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新的农民专业农民培育项目和农村实用人才领导者素质提升计划,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
 
三、提高培训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就业单位线上线下培训需求采集系统,大规模开展精准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补充职业技能培训目录管理,向社会公布培训项目目录,培训评价组织目录.. 国家公布的新职业,由各市自主确定培训学时和补贴标准.. 支持各地市在省级就业技能培训类别的基础上制定地方补充岗位目录.. 各市可在省级培训类(项目) 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重点支持地方急需紧缺工种( 项目)培训.. 企业新招聘人员岗前技能培训的类型( 项目)不受补充职业技能培训目录限制,由企业自主确定,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 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从<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扩大到所有能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职业(职业).. 劳动者取得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种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 的.. 在本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培训补贴由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培训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原则上每人每年最多可享受 3 次以上的各类培训补贴,但同一职业,同一级别的不可重复享受.. 鼓励各地对贫困职工,失业人员,退役士兵,残疾人等群体开展项目化培训.. 减少职业技能培训纸质申报材料,逐步实行电子证照,电子证书和电子签章,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审核..
 
四、加强政策供给。
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就业较多的企业、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鼓励企业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和教学工厂,培养一批省级示范教育企业。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支持全日制教育系统的毕业生人数或培训和实践培训的数量。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培训对象的现代学徒制度在三年培训中的实施不少于2万人。在公立职业院校,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支配收入由学校分配,一定比例的企业收入可以作为绩效工资管理的增量部分,培训的数量是学校学生人数的两倍以上。核定绩效工资总额时,应当确定其主要倾向,并将其分配给负责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线教师。根据信用评级,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补贴技能培训的支持,应以补充和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
 
    五、加强承运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助,每年确定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家。支持技工院校建设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培训设施和设备将向参加培训的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全面开放。只收取培训消耗品的费用。政府将给予培训设施和设备升级改造补助。具体补贴办法另行制定。支持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培训情况自主调整技能培训补贴类型(项目),并报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支持高危企业集中地区安全生产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对发放就业补贴时达到省级建设标准的,给予省级扶持,每年不超过4个。
 
    四、提高培训和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创新培训内容的方法。
加强职业技能、一般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综合培训,把爱国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环保、卫生、信用建设等内容融入将就业指导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的考核。范围。在各类工作(项目)规定的总课时内,安排4-8节课,开展消防、安全、保密、艾滋病预防、非法集资预防等专项教育培训。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技术学院等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建设,开发培训教材,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予以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业指导教材开发,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培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训。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资助培训范围。具体工种(项目)和补贴标准由各市确定。实施“互联网+职业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优质培训资源的供给,依托安徽职业培训网络大学建立培训电子档案和学分积累系统,构建了安徽省职业培训信息系统。顶岗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库,实行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硕士在线教学,在线上课规模在进入普通培训班时,要推进技能培训与岗位使用的精准对接。
 
(2) 完善技能评价体系。
完善职业人才职业资格评估,职业技能水平测定,专业能力评估多元化评估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制度,协调普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特定工作。类型,并实现状态的访问控制类别。职业(工作类型)必须在上任前参加技能培训和评估的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技术人员的独立评估和职业技能水平的鉴定。按照国家的部署,高职院校“学位证书+多种职业技能水平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应当适时进行。为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开展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选拔,以确定职业技能。加强社会评估鉴定人员队伍建设,开发一批急需的职业(工作类型)考试银行,逐步向公众发布考试银行资源。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信用档案系统,加强技能评估机构和评估指标的信用监督,完善技能鉴定机构的退出机制。在工程技术领域,我们将实现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发展,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进行评估,促进技术工人的待遇。
 
(3)增加资金保障。
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全面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就业补贴资金和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我们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存入盈余资金,为职业技能提升活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当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方式由省财政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另行制定。各市县可以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专项资金,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教师培训,技能竞赛等基础工作提供补贴。鼓励县级人民政府整合各种培训经费,建立职业技能升级培训专户。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全额提取和使用员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员工培训。
 
各级税务部门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到工资总额8%的税收政策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c福利捐赠。
 
(4)严格的资金监管培训。
依托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信用评级体系,确保全省所有补贴技能培训项目全面纳入系统管理,与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信用共享信息。实现。优化补贴分配服务,直接将补贴资金转入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以及企业和培训机构等银行设立的基本账户。加强专项审计和第三方绩效评估,促进第三方线上线下对培训资金的监督。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认真履行主要职责,加强对金属资源培训的监督。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栏目,及时发布国家和省级培训政策,公开披露资金和支出。加强对政府诚信的防控,挪用,占用,截取培训经费,欺诈性培训等资金,应当依法严格处理。

(责任编辑:岗位人才认证中心)